2025年07月20日 星期日

首页 > 丹棱资讯 > 北京最早的清华园火车站在哪里

北京最早的清华园火车站在哪里

2019-03-27

声明:图文转载自大风号“中华人”,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您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!


这只是一座大都市里的小火车站。它有着与一座名牌大学相近的名字,还有詹天佑亲笔书写的站名。

image.png

清华园车站旧址


这只是一座大都市里的小火车站。它有着与一座名牌大学相近的名字,还有詹天佑亲笔书写的站名。


北京海淀区的成府路,路北是清华大学的校园和清华科技园,路南有一片老旧小区,标着“清华园铁路宿舍”的字样。小区中间,一座斑驳残破的红砖瓦房赫然出现——


这座红砖瓦房右边的两间已经被拆除,墙体和屋顶梁架的茬口裸露着,触目惊心。残存下来的中间一间和左边两间,拱门上装上了防盗门,还把炉灶烟筒从门上伸出来。它的左侧墙壁上,钉着一块不锈钢牌。从上面的文字可知,这座红砖瓦房是“清华园车站”,为“北京市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”。


清华园火车站,怎么会藏身在这片老旧小区呢?


一切要从1910年、也就是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开通第二年说起。

image.png

清华园火车站旧址侧面站名牌


1909年,清政府在北京郊外,昌平县的南口车站,举行了京张铁路的通车典礼。到第二年,京张铁路的扫尾工程也陆续完工,清华园火车站的站房就是其中之一。


清华园火车站在1910年竣工的证据,就藏在这座红砖瓦房的门楣上。


门楣的女儿墙上嵌着一块匾额,匾额右上角有 “宣统二年冬季”六个小字,中间是五个巨大的正楷字,从右向左排开:“清华园车站”。


匾额左上角落款是“詹天佑书”四个小字。下面则是大写老式拉丁拼音“CHINGHUAYUAN”。这块匾额上的字,是詹天佑留在世上为数不多的笔迹之一。


和京张铁路上的不少车站一样,清华园车站最初也是一座外形对称,拱门拱窗的红砖瓦房,中间门楣凸起女儿墙,上面镶嵌着写有车站名字的匾额。在站房的两侧转角,也镶嵌着写着车站名字的牌匾。


当年,詹天佑设计的这种站房,同时具备售票室、候车室、车站办公室等功能,在铁路里程不多,客流量和货运量很少的情况下,满足了车站运营的一切需求。


后来,随着京张铁路延长到包头,詹天佑设计的不少京张铁路站房都被拆除改建,只有少数因为偶然因素幸存下来。


这其中,包括了变身“詹天佑纪念馆”的青龙桥车站,和今天我们提到的这座第一代清华园车站。


从1910年它诞生起,这座清华园火车站陪伴着小它一岁的清华大学,见证和守望着脚下的土地从萧条荒僻到到如今的繁华喧嚣。只不过,清华大学成就了百年学府的盛名,清华园火车站却成为一位身躯残缺的“老者”。


自1911年清华大学建校以后,许多清华大学师生选择从清华园车站坐火车进北京城,比传统的马车、毛驴和人力车节省了不少时间,非常方便。


1938年,一列装满日军武器的火车在清华园车站附近翻车。


北京周边的抗日游击队拆卸了铁轨,破坏了所有的电线,对路过这里的侵华日军军列进行了偷袭。接着就是一场恶战。事后,这里留下了东倒西歪的火车和一百多具日军尸体,车上的大量补给物资和枪支弹药被游击队来了个“照单全收”。


1949年3月23日,中共中央在七届二中全会闭幕以后,开始了浩浩荡荡的“进京赶考”之行。


image.png

清华园火车站旧址文保标志牌


党中央从西柏坡出发,到涿县(今天的河北涿州)转乘火车驶向北平,却因为前门火车站附近有国民党潜伏特务活动,不得不另选车站停靠。


于是,领导警卫工作的叶剑英、李克农等人紧急拟定了一个计划,让列车调转方向,从柳村离开平汉铁路(今天的京广铁路),顺着平绥铁路(今天的京包铁路)一路向北,到清华园火车站停车,从此地进入北平。


半年后,开国大典在改掉“北平”旧名的北京举行。


面对蜂拥而来,急切地要到北京城里观看开国大典的清华师生,铁路部门果断决定:在清华园车站加开专列,把清华师生运到西直门车站,方便他们进城见证这一盛事。


新中国建立之后,铁路线成了清华大学扩大学校发展规模的阻碍。


1954年开始,那位提出“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”的清华前校长蒋南翔,多次请求高等教育部、铁道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,建议把清华园火车站附近5公里的铁路,向东移动800米。这一建议被采纳后,铁路线离开了这座詹天佑亲笔题写站名的清华园火车站。


清华大学向东扩建的工程,因为铁路改线而顺利开工,铁路部门也在北京航空学院的西墙外重建清华园车站。

image.png

清华园火车站旧址拱门


1960年,新的清华园火车站通车。而那座詹天佑题写匾额的清华园车站,也逐渐被废弃,做了铁路职工的宿舍,后来又拆掉了它的右半部分,为新建的居民楼让路。


2012年,老清华园火车站挂上了文保标志牌,这座詹天佑题写匾额的百年站房,还在命运未卜中期待更多的关注和保护。


在去年海淀区城管部门和中关村街道的规划中,这里在拆除周边的违章建筑后,将以文创园和社区博物馆的角色“重生”。


在这个规划实施中,不仅需要最大限度恢复清华园老站原貌,还要为它添加社区活动和服务的新功能。


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关村街道和清华大学的建筑专家如期推出方案,早日实现清华园车站的这一规划。

点赞
分享到:

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 主办 |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79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33号

©2015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